临沂河东区中小学招生办法2022

导语 2022年临沂河东区中小学招生办法公布,小学招生分河东区常驻居民子女入学和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报名条件、报名材料、招生流程均不同,详见正文。

  2022年临沂河东区中小学招生办法一览:

  (一)小学招生工作

  1.河东区常住居民子女入学

  (1)报名条件:

  ①年满6周岁(2016年8月31日前出生),且尚未注册义务教育学籍。

  ②身体健康,具备基本学习能力。

  ③具有河东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或父母(监护人)在学区内有自有住宅且实际居住。

  (2)所需信息:适龄儿童少年及法定监护人、房权人的户籍信息;学区内房权信息(不动产权证信息、网签商品房买卖合同信息)。

  (3)报名工作流程:手机下载“爱山东APP”或“爱山东容沂办APP”→注册并实名认证登录→进入“义务教育招生”专栏→选择报名地区“临沂市—河东区”→入学信息填报→申报学区内学校→学校核查→区教体局及相关部门对适龄儿童入学报名信息进行比对审查→申报学校确认→录取新生、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新生报到、阳光分班。(点击文末查看报名入口+报名流程图解)

  (4)录取办法说明:根据《义务教育法》“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学校应根据学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址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的原则,分类分批依次录取。

  ①河东区户籍的学龄儿童,户籍地址与自有住宅一致,均在学校片区的;

  ②河东区户籍的学龄儿童,户籍地址与自有住宅不一致,但自有住宅在学校片区的;

  ③河东区户籍的学龄儿童,户籍地址与自有住宅不一致,但户籍地址在学校片区的;

  ④河东区户籍的学龄儿童,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自有住宅在学校片区内的(祖孙需在同一户口簿上);

  ⑤非河东区户籍的学龄儿童,其法定监护人在学校片区内有自有住宅的。

  条件中的自有住,指适龄儿童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具有住宅房屋所有权证(或通过生效法律文书取得房屋所有权),且已实际交房入住的住宅(截止2022年8月31日)产权人为共有的,产权份额应高于50%。房产用途(性质)须为住宅,工业用房、商业用房(含公寓)、储藏室、车库等非住宅不能作为入学房产。政府拆迁还建的提供政府征收部门盖章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具有河东区城区户籍,儿童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无自有住宅的,在户籍所在片区学校能够容纳的情况下,可结合学位情况按照户籍迁入时间先后依次录取;如不能容纳,按照属地管理和相对就近的原则,调剂到其他公办学校入学。

  2.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1)报名条件:

  ①年满6周岁(2016年8月31日前出生),且尚未注册义务教育学籍。

  ②身体健康,具备基本学习能力。

  ③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父母至少一方持有河东区公安部门核发的有效期内的居住证,且在之后一直按规定办理,原则上期满6个月以上;父母至少一方在河东区务工或经商;父母在河东区有稳定住所。

  (2)报名所需信息:

  ①身份信息:原籍户口簿(包含适龄儿童少年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信息)、河东区公安部门核发的有效期内的法定监护人至少一方的居住证信息。

  ②从业信息:在河东区务工者,需有河东区或市属用工单位(或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报名时提供参保方身份证号,由人社部门核对审查参保缴费信息);在河东区经商者,需在河东区税务部门进行纳税申报(报名时提供纳税人的身份证号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税务部门核对审查纳税信息)。居住证、社保缴纳或纳税申报等信息需在2022年7月10日前完成办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否则,平台读取不到相关信息。

  (3)报名流程:手机下载“爱山东APP”或“爱山东容沂办APP”→注册并实名认证登录→进入“义务教育招生”专栏→选择报名地区“临沂市—河东区”→入学信息填报→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根据居住证地址,登录平台申报片区内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学校对随迁子女入学报名信息进行比对审查,结合随迁子女监护人居住证、社保、经商纳税时间长短等综合因素,按空余学位情况依次录取至满额→区教体局复审确认→学校确认→录取新生、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新生报到、阳光分班。因申报学校学位不足未被录取的,可继续申请区内其他有空余学位的学校,也可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或自行申请民办学校。(点击文末查看报名入口+报名流程图解)

  (二)初中入学工作

  1.入学条件。招收具有河东区户籍、河东区六年级学籍、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自有房产的小学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

  2.招生报名程序

  (1)河东区学籍的小学毕业生入学。

  ①实行划片招生与对口直升相结合的方式。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及本镇街只有一所初中的,六年级毕业生直升本校(本镇街)初中;非一贯制学校以及本镇街内有2所及以上的初中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实行划片招生。

  ②属于对口直升的,小学在规定时间内组织网上集体报名,落实小学与初中全员交接制度。未到初中报到的,由小学追踪去向并继续动员入学,统计落实情况报区教体局基础教育科备案,同时一份报初中学校备案。

  ③属于划片招生的,实行个人网上报名。各招生学校依据学生户籍和房产信息,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分批依次录取,具体办法同小学入学报名方式。因学位不足而未被录取的,以及非片区户籍且片区内无自有房产的小学毕业生,服从调剂的,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到其他相对就近初中就读;不服从调剂的,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或自行申请民办学校。

  (2)河东区户籍的区外小学毕业生入学。

  报名条件、流程与河东区常住人口小学入学报名要求相同。

  (3)非河东区小学毕业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所需条件、报名流程同小学部分第2条的相关要求相同。

  (三)特殊学生群体入学

  1.做好家庭困难学生入学工作。按照市教育局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协同扶贫部门,加强助学政策宣传,精准分类施策,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入学保障,不让一名适龄儿童因贫失学,确保完成义务教育。

  2.做好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工作。各学校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确保符合条件的应入尽入。要巩固农村留守儿童专项保护行动活动成果,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入学保障工作。在新生入学、新学期开学报到时,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入学管理工作,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学籍变动情况,将保障留守儿童按时入学作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学校要依托山东省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全面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不在校的农村留守儿童逐一核查,要通过电话沟通、入户家访等方式,及时联系并做好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工作,消除留守儿童失学、辍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

  3.做好残疾儿童入学工作。各学校要对辖区内残疾儿童进行全面摸底,实行“零拒绝”“全覆盖”,积极推进融合教育,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类别和程度,按照“一人一案”的安置原则,创造条件优先接收片区内具备接受普通教育能力、有随班就读需求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不得歧视和拒收。对于不具备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根据残疾类型动员其进入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

  4.落实好各项教育优待政策。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按照有关规定落实教育优待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以及省卫健委备案认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其义务教育入学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对于符合条件的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子女,来河东区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和高端人才的子女,按照相关政策安排入学。

  (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简章须向区教体局申报备案,经区教体局审核后向社会公布。招生工作须与公办学校同步进行,要坚持免试入学,不得采取统一笔试等方式选拔生源,严禁提前组织招生、超计划招生、擅自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的民办学校,由区教体局统一组织,采用随机派位的方式招生。严禁民办学校掐尖招生。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新生录取信息报区教体局。

  (五)规范转学管理

  规范转学管理。依据《临沂市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申请转入的时间一般为每年寒假、暑假开学前两周。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学生家长向拟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对转入学生条件进行初步审核→转入学校集中向区教体局提交转入报告(内容包括学校各年级现有学生数、空余学位情况和拟转入学生名单后附学生家长提交的原始材料)→区教体局审核后确定最终转入学生名单→学校通知家长办理转学等事宜。义务教育阶段在本学区内不准转学。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准转学。所申请转入学校无空余学位的,可到相对就近有空余学位的学校申请;确因学位不足无法转入的,可待教育资源增加后再提出转学申请。

  为规范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现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监督举报电话予以公布(0539-8383236、0539-8382709)。如发现招生过程中存有违规行为,可以通过电话、来访等方式向河东区教体局招生工作办公室反映。

  未尽事宜,欢迎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拨打各学校招生咨询电话或河东区学校招生咨询电话: 0539-8383236、0539-8388117、沂河新区学校招生咨询电话:0539-8382709(热线电话,如遇电话线路忙请稍后拨打)。

  招生流程:


  报名信息采集需要填报材料:

  附件:河东区2022年义务教育入学服务一网通办招生平台入口+操作流程图解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临沂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河东入学】可获取河东区中小学报名指南、河东区入学服务平台入口+操作流程、学区划片等。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